校園性騷擾七大問題
(一)性騷擾對學生的影響?
雖然性騷擾對身體沒有實質的傷害,但是對正在學習信任、身體自主、兩性相處、是非判斷的學生,卻可能造成永久的心理傷痕。被性騷擾者甚至可能會有所謂「被騷擾症候群」,感覺沮喪、自卑、焦慮、孤立無援,沒有安全感,導致學習情緒低落,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,無故曠課或中途輟學,不再信任任何師長,甚至出現失眠、頭痛、暈厥等身體轉化症狀。
所以任何教育人員不應忽視性騷擾事件,認為是小事一樁,只是孩子間的玩笑,或害怕破壞同事間的情誼,影響對方的工作,而不予舉發和處理。如此不但無法扼止此類事件的發生,學生將以為性騷擾在學校是被默許的,被性騷擾者只能默默忍受。只有清楚地表示性騷擾是不被允許的,並確實處理性騷擾事件,學校才能成為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安心學習的地方。
(二)在教導學生如何面對性騷擾之前,教育人員應做那些功課?
- 認識何謂性騷擾‧
- 認識且認同兩性平等教育‧
- 認識相關法令及規定‧
- 認識校內及校外可轉介的適當資源‧
- 蒐集各種可教育學生及家長的資料‧
(三)學生遇到性騷擾時,應如何應變?
大聲說「不」─首先,如果你有不舒服的感覺,千萬不要懷疑,更不要猶豫大聲說不要」、「我不喜歡」、「我不舒服」,請對方立即停止,即使他是你所尊敬的師長。
立刻反擊─抓住不當觸摸的手,並理直氣壯的表達你的憤怒,甚至拿手邊的物品,如雨傘、書包、鞋子等起來反擊。讓別人知道─讓現場周圍的人知道,他們才會注意到這件事,並且幫助你;如果只有你獨自一人,請事後馬上告訴父母、老師和同學,一起想出一些辦法,阻止性騷擾繼續發生;如果是在學校內發生,你應該告知學校性騷擾及性侵犯處理委員會;如果有所不便,你也可以向民間可信任團體,如婦女新知(07-2729735)求助。
確定懷疑─如果不太確定是否被騷擾了,更要立即向對方表明自己的不舒服及懷疑其性騷擾。
事後行動─如果錯失了立即反擊的機會,可以寫信給騷擾者,信的內容主要包括三部份:事件發生的事實陳述,受害人對於這件事的感受,受害人對騷擾者的要求;如果騷擾者為陌生人,你要做的是:勤加練習能迅速反應且有效地阻止並反擊色狼。
(四)教育人員應該如何面對被性騷擾的學生?
- 保持平靜,試著控制你的驚訝、憤怒和困窘。
- 嚴肅看待學生所告訴你的事,千萬不要露出不相信的態度,寧可信其有。
- 再次使學生安心,受性騷擾不是他的錯,他不必內疚,也沒有任何責任。
- 跟學生說你很高興他願意告訴你這件事,你將全力幫助他。
- 傾聽,但不要強迫他說細節或一再詢問,尊重他的感受。
- 答應學生除了處理委員會的成員,將為他保密。
- 不要有「暫不處理,再等看看」的建議。
- 以「生病了,需要治療與幫忙」,來談騷擾者,而不是仇恨。
(五)老師可以有怎樣的行動?
- 以被騷擾學生的利益及不再有學生受傷害為前提來考量。
- 設法讓受害者不再接觸騷擾源。
- 尋求家長的協助與合作。
- 尋求校方和性騷擾及性侵犯處理委員會的協助。
- 直接與加害者接觸,至少讓他知道事情已經曝光。
- 尋求校外專業機構的協助。
- 通報性侵害防治中心。
- 向教育局或司法機關檢舉。
- 做好對付有力人士關說與打壓的策略及心理準備。
- 追蹤受害學生的情況。
(六)如果受害學生要求完全保密,甚至不要處理此事件,怎麼辦?
向學生解釋,坦然處理此事件,有很多重要的意義:
- 對自己的生命交待。不要像鴕鳥般,最後造成終身的陰影。
- 才能得到適當的協助。
- 保護其他同學,才不會有更多同學繼續受害。
- 讓加害者有機會得到治療與幫助。
- 要勇敢說出來,才不會再被對方性騷擾。
無論如何,教育人員有向性侵害防治中心通報的責任,也有保障學生安心地在學校學習的責任。
(七)有人告訴我,他(她)被我性騷擾了,怎麼辦?
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已經騷擾到他(她)了,可以問清楚當時的情況,並瞭解他(她)的感覺。接著你可以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:
1. 當你的配偶在場時,你會做出同樣的行為嗎?
2. 你願意自己的孩子、配偶或對你重要的人,也被如此對待嗎?
3. 別人也可以對你這樣做嗎?
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否定的,那麼你就已經造成了性騷擾。請你慎重而誠懇地面對這件事。